Entries by KhisAdmin

李强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总理府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 两国总理听取了双方外交、经贸、工业、财金、司法、交通、教育、科技、卫生、环保、发展等22个部门负责人关于推动中德在有关领域合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李强表示,此次磋商高效务实,取得丰硕成果。当前形势下,中德两国应当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在变局中发挥“稳定器”作用,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方要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动合作提质升级。中方倡议中德成为“绿色同行”伙伴,就绿色、环保等议题加强沟通协调,推动绿色能源科技研发、产业技术升级,深化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要坚持务实开放态度,更好实现互利共赢。要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合作,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朔尔茨表示,政府磋商机制体现了德中关系的特殊重要性。德方愿同中方就两国间所有议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债务问题等全球性挑战。德中经贸和双向投资联系紧密,德方无意对华脱钩,愿同中方加强双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发展繁荣。 双方一致认为,中德合作基础扎实、充满活力。双方在更高水平、以更高标准和更高质量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符合两国利益,也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以及新一届中德环境论坛、卫生对话,继续深化经贸、投资、汽车制造、高科技、新能源、数字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 磋商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先进制造、职业教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并共同会见记者。 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前,李强同朔尔茨举行会谈。 李强指出,中德经贸合作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希望德方继续保持开放心态,坚持独立自主,以国际规则为基础、以契约精神为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双方应大力提升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加强两国人文交流。中方倡议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今后中德合作的指导理念之一,推动绿色科技、产业合作,探讨建立绿色能源产业链合理有序的分工格局。 朔尔茨表示,德方欢迎中国实现发展繁荣,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去风险不是“去中国化”。德方致力于同中方发展稳定的关系,愿进一步加强双方交往,深化互利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达成更多合作共识。德方支持双向投资,将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前,朔尔茨在总理府前广场为李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军乐队高奏两国国歌。中德国旗高高飘扬。李强在朔尔茨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吴政隆等参加上述活动。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转载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出炉 引入11大项核心举措实现“去风险”

6月20日,欧委会出台了备受关注的”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倡议,以供下周欧盟27国首脑在6月29日和30日欧盟峰会上讨论使用。该战略被欧方认为是其对华“去风险”路径的新抓手,出台前后引起各方广泛讨论。欧盟中国商会第一时间跟踪战略发布情况,以下是该战略重要信息供参考。 欧委会“欧洲经济安全战略”倡议最核心内容是十一项新行动计划: 第一是高新尖技术清单建立和风险评估:与欧盟成员国一起制定评估影响欧盟经济安全的风险框架,包括建立关于经济安全技术清单,评估风险,以便制定适当的缓释措施; 第二是“与私营部门”对话,扩大对经济安全的共识,“鼓励”他们根据经济安全问题进行尽职调查和风险管理; 第三是发展欧盟技术主权和欧盟价值链韧性,包括通过“为欧洲的战略技术”(Strategic Technologies for Europe Platform,简称STEP)发展关键技术; 第四是外国企业非常关注的评估欧盟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机制。 第五是“探讨各种选择”确保对军民两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提供充分的针对性支持; 第六是充分执行欧盟关于军民两用技术物项的出口管制条例,并提出建议以确保其有效性和效率; 第七也是各方尤为关注的,“与欧盟成员国一起”研究对外投资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在今年年底前提出一项倡议;这项内容是关于欧方可能收紧欧洲企业在高科技领域的对外投资。 第八涉及科研,欧委会提出要改善科研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和严格执行现有工具,找出并解决未执行问题。 第九是外交领域,探索有针对性使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工具,以加强欧盟经济安全,包括混合和网络外交工具箱和外国信息操纵和干扰(FIMI)工具箱; 第十是“指导欧盟单一情报分析能力(SIAC),专门致力于检测对欧盟经济安全的可能威胁; 第十一是对外合作,“确保保护和促进欧盟的经济安全被充分纳入欧盟的对外行动中,并加强与第三国在经济安全问题上的合作。” 简单来说,这个倡议最核心的是关于核心技术审查、收紧外国对欧盟关键领域投资和欧洲企业对外投资的有关行动。需要密切关注的是下周欧盟首脑的反应和成员国方面的声音。我们将密切关注“欧洲经济安全战略”有关进展。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转载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李强将访问德国并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访问法国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 应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政府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6月18日至23日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转载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重要‼️ 欧委会发布碳边境调节机制过渡阶段实施草案并开启意见征询

欧盟委员会13日公布关于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过渡阶段实施规则草案,并开启为期四周的公众咨询。 CBAM过渡阶段将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持续到2025年底。当日公布的实施条例草案详细说明了报告义务和要求欧盟的CBAM货物进口商提供的信息,以及计算CBAM货物生产过程中释放的嵌入式排放的临时方法。 欧委会说,在CBAM过渡阶段,贸易商将只需报告其受该机制约束的进口产品的内含排放量,而无需支付任何财务调整。这将为企业提供时间准备,并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便在2026年之前对明确的方法进行微调。 欧委会说,实施条例草案在计算进口内含物排放的数值方面提供一些灵活性。在实施的第一年,企业将有三种报告方式可供选择: (a)根据新方法(欧盟方法)进行全面报告; (b)根据同等的第三国国家系统进行报告;以及 (c)根据参考值进行报告。 从2025年1月1日起,将只接受欧盟方法报告。 欧委会说,这种循序渐进方式将给生产者提供时间,以可预测的方式进行调整。委员会还在开发专门的IT工具,以帮助进口商进行和报告这些计算,以及深入的指导、培训材料和教程,以便在过渡机制开始时支持企业。虽然进口商将被要求从2023年10月1日起收集第四季度的数据,但他们的第一次报告只需在2024年1月底前提交。 欧委会说,在透明过程中非正式咨询专家组,在准备报告义务时,有第三国、利益相关者和行业的充分参与。此次欧委会意见征询“欢迎企业界、学术界、公民社会和公众在7月11日前提供反馈意见”。利益相关者被要求将他们的反馈集中在立法草案中包含的具体实施规则上,而不是CBAM条例本身。 下一步 在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CBAM委员会进行表决后,欧盟委员会将于今年夏天晚些时候正式通过实施细则。 背景 欧委会说,作为欧盟雄心勃勃的应对气候变化议程中的关键政策之一,CBAM是适应减排55%的重要支柱,是欧盟打击“碳泄漏”的标志性工具。当设在欧盟的公司将碳密集型生产转移到国外以利用宽松的标准,或者当欧盟产品被更多的碳密集型进口产品所取代时,就会发生碳泄漏。作为一项环境政策措施,CBAM补充并加强了欧盟现有的碳定价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3_3243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转载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访问瑞典医科达集团

6月12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访问瑞典医科达集团,与集团总裁萨福德、创始人列克赛尔等就加强中瑞医疗健康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交流。 崔大使赞赏医科达集团多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积极参与中国医疗卫生领域国际合作,表示中国正大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并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阶段,对高端医疗设备有着巨大需求。希望集团发挥产品技术先进优势,加强两国医疗领域研发合作,落地推广更多医疗产品,造福两国人民。 萨福德及列克赛尔介绍了医科达集团业务发展情况,表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在区域、行业、技术等方面深化与中国合作,为人类医疗和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王国大使馆 http://se.china-embassy.gov.cn/

0611更新丨瑞典一周新闻快讯:瑞典云计算公司将扩大投资挑战美国巨头,斯凯孚投资30亿克朗实现绿色目标,瑞典4月经济零增长

瑞典云计算公司将扩大投资挑战美国巨头 瑞典《今日工业报》6月6日报道,瑞典云计算公司Evroc计划投资1150亿瑞典克朗在欧洲新建八个大型数据中心,挑战美国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公司CEO兼创始人Mattias Åström表示,Northvolt的例子已经证明通过融资建设大型工业项目是可行的。到2028年,Evroc将新建三个软件开发中心,每个数据中心将拥有超过10万台服务器,公司将雇用约3000名员工。届时,Evroc将成为欧洲云服务市场上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云和微软Azure等巨头的挑战者。第一阶段,Evroc将建设两个数据中心,第一个数据中心将于2025年准备就绪。这些设施将主要在南欧和北欧建设,瑞典可能在斯德哥尔摩建一个试点中心。全球数据中心估计占全球电力消耗的3%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与客户公司自己运营设施相比,使用云服务能源消耗最多可减少90%。Evroc面临的挑战是美国三大云计算巨头已经构建了一个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大型云计算生态系统,而现存的应用程序和工具已能在他们的云服务器上使用。 5月瑞典食品价格同比上涨、环比下降 瑞典《每日新闻》6月5日报道,月瑞典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8%,但环比下降0.1%,连续两个月出现了降价趋势。低价超市吸引了大量顾客,因此对规模较大的食品连锁商店产生了巨大的价格压力,这些超市必须对供应商施加压力以控制价格。与2月份17.8%的涨幅峰值相比,目前食品价格已开始得到控制。 瑞士信贷正在为其中国业务寻找买家 瑞典《今日工业报》6月9日援引路透社报道,在年初匆忙与瑞银(UBS)合并后,瑞信(Credit Suisse)目前正为其中国业务寻找买家。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花旗集团已经对瑞信证券中国的业务表现出兴趣,瑞信持有该公司51%的股份,其余股份由瑞信的合作伙伴方正证券持有。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Jane Fraser)本周一直在中国寻求收购瑞信的中国业务。根据中国法律,一家银行不能持有两张不同的股票经纪执照。预计不久将正式完成对瑞信收购的瑞银集团已经拥有与一家中国合资公司股票交易业务67%的股份。 斯凯孚投资30亿克朗实现绿色目标 瑞典《今日工业报》6月9日报道,瑞典滚珠轴承巨头斯凯孚(SKF)将投资30亿瑞典克朗以实现到2030年的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目标。SKF决定,到2029年禁止在公司业务中投资化石燃料,并用可再生能源或经批准的非化石燃料取代直接使用化石气体。这30亿瑞典克朗将全部用于资助温室气体减排措施,主要包括节能和逐步淘汰化石气体的使用。公司首席执行官Rickard Gustafsson表示,这些投资将帮助SKF实现到2030年将公司运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至最低的目标。 瑞典4月经济零增长 瑞典《今日工业报》6月9日报道,瑞典中央统计局(SCB)的初步统计显示,瑞典4月国内生产总值(GDP)与3月份相比没有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萎缩了0.1%。彭博社(Bloomberg)分析师此前预测4月瑞典经济环比将增长0.3%。Länsförsäkringar银行首席经济学家Alexandra stratberg表示,瑞典经济此前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迹象,但现在预期的经济衰退还是来了,未来要打破这个规律将越来越困难。根据修订后的数据,3月瑞典经济环比萎缩0.1%,同比增长0.1%。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 http://se.mofcom.gov.cn/

《周·知》|鲜花与硝烟:中欧美在日内瓦“激辩”与合作 欧洲民调令美国“尴尬”

6月5日和7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欧盟的第15次贸易政策审议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这也是后疫情时代WTO对欧盟贸易政策的首次审议。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WTO多边贸易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另外两大支柱分别是争端解决机制、贸易谈判机制),其目的在于确保WTO成员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便于及时反馈问题、澄清误解,以避免潜在的贸易争端。所有WTO成员均须定期接受审议,审议频率取决于各成员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WTO之前两次对欧盟的贸易政策审议分别于2017年7月、2020年2月举行。 尽管WTO要等到6周后才能发布详尽的会议纪要,但从会议主席的闭幕致辞来看,WTO成员肯定了欧盟在疫情快速反应、WTO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坚持对话合作、努力实现环境改善和气候目标、降低渔业过度捕捞、促进规则透明化、贸易援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欧盟作为全球53个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其贸易政策对WTO成员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也对全球经济具有深远影响。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司长Sabine Weyand在致辞中重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仍然是欧盟贸易政策的中心,尽管贸易环境充满挑战,但欧盟贸易政策继续以开放原则为驱动力。 会前,WTO成员针对欧盟贸易政策提出了1600多个问题,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欧盟的绿色转型,成员们认为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绿色税收、政府绿色采购、禁止砍伐森林商品条例可能带来负面贸易影响;二是欧盟的数字转型,成员们认为欧盟的数字战略以及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在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挑战;三是欧盟在制定技术规制(例如合规评估、欧洲标准化战略、环境倡议相关标准等)的过程中,应将对外通报和评议期提前,以实现更为广泛的多方参与;四是农产品进入欧盟市场仍面临较为严格的关税及配额;五是欧盟继续广泛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等贸易临时救济措施,尤其是已实施多年的钢铁保障措施。除此之外,WTO成员还对外国补贴条例、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条例(REACH)、废物运输条例、反胁迫工具、关键原材料法案、网络弹性法、净零工业法案等欧盟近期正在酝酿或已经开始实施的贸易政策表示担忧。根据相关规定,欧盟应在一个月内对各方所提出但尚未解决的问题给出回应。 中国在会上对欧盟最近采取的一些贸易相关政策表示关切,具体指出欧盟的外国补贴条例、外国投资审查制度、关键原材料法案不合理,碳边界调整机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构成歧视和市场准入限制,净零工业法案限制来自第三方净零产品的市场份额,欧洲芯片法案实质上扩大了出口管制并提高了本土补贴,认为这些政策偏离了包括世贸组织规则在内的国际规则。同时,中国也对欧盟新近达成最终政治协议的反胁迫工具法案提出关切,认为该法案为欧盟使用单边行动打开了一扇门,实际上构成了对其他WTO成员甚至企业的潜在胁迫。 美国针对欧盟拟议法规对外通报时间过晚、REACH法规缺乏透明度、农产品需按照欧盟“从农场到餐桌战略”采用欧盟生产方法才能进入欧盟市场、转基因作物审批要求过高且审批效率低下、欧盟新的云服务采购网络安全认证计划将限制外国供应商准入、欧盟标准的排他性、欧盟统一海关管理机构缺失等问题提出质询。包括中美两国在内,共有64个WTO成员代表团先后在审议会上发言。 对此,欧盟驻WTO大使João Aguiar Machado回应,与许多其他成员一样,欧盟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贸易武器化和全球补贴率的威胁感到担忧,为应对这些新的风险,欧盟决定为自己配备反胁迫工具、执法条例或外国补贴条例等贸易工具,同时不忽视对WTO规则的全面遵守。欧盟继续执行的严格和透明的国家援助政策。为应对当前危机而发布的临时规则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并将保持时限。而从绿色转型来看,欧盟的绿色协议工业计划是欧盟决策的核心驱动力,符合国际承诺。碳边界调整机制不是一项贸易措施,而是一项以气候为导向的环境政策,将以公平和非歧视的方式适用于进口产品,且在2026年之前将不会进行任何财务调整。不过,欧盟也在会上重申将谨慎对待这些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以尽量减少潜在的负面溢出效应。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原创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CCCEU | 《全球金融竞争力报告2022》:中国继续位列第八

2022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韩国、中国大陆、澳大利亚和瑞士的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世界前10位。中国大陆的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世界第8,与上年持平。在5个一级指标中,金融业竞争力是中国大陆与第一名差距最小的。在近20年时间里,中国的金融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培育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体系,建成了全球规模第二的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除去规模外,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活力与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均获得显著提升,三项分指标均进入世界前10位。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国民福祉的重要力量,而金融竞争力则成为支撑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报告将“全球金融竞争力”界定为:一个经济体的金融体系相较于其他经济体而言,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和管理风险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考察金融业竞争力、货币竞争力、金融基础设施竞争力、金融科技竞争力和国际金融治理能力五个维度共57个指标,本报告对32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球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韩国、中国大陆、澳大利亚和瑞士的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世界前10位。 美国的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世界第1。与2021年的排名情况类似,美国的分值比位居第2名的英国高出34.14分,仍然是相邻两个经济体分值差距最大的一组,这表明美国继续在全球金融领域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从五个一级指标来看,美国在货币竞争力、金融科技竞争力和国际金融治理能力3个指标上继续排名全球第1,金融基础设施一项与2021年相同,排名第5,金融业竞争力排名则从2021年的全球第1下降到2022年的全球第3。在美国领先的3个一级指标中,货币竞争力的优势最为突出,高出第二名欧元区整体40.97分,这清楚地显示出,美元国际地位是美国维护其全球金融竞争力的最主要力量。 英国的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世界第2位,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金融基础设施。英国的金融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全球第1,超出第2名的中国香港12.11分,这也是金融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中相邻两个经济体分值差距最大的一组,充分显示出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领域积累下来的优势。此外,英镑仍是重要的国际货币,英国的金融服务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这两项因素也在支撑英国的全球金融竞争力。 中国大陆的全球金融竞争力排名世界第8位,与上年持平。在5个一级指标中,金融业竞争力是中国大陆与第一名差距最小的,比排名第一的中国香港低16.53分。在近20年时间里,中国的金融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培育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体系,建成了全球规模第二的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除去规模外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活力与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均获得显著提升,三项分指标均进入世界前10位。我国的货币竞争力则是五项一级指标中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最大的,与美国相差90.47分。从2009年开始,我国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16年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2022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完成了5年一次的SDR定制审查后宣布,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比重从原来的10.92%上升到12.28%。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经济体量仍然不相匹配,与美元和欧元相比,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伴随新一轮的金融改革与开放,中国的金融业将会在国内与国际市场上与全球金融机构开展更加全面而深度的竞争与合作。全球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通过国际比较与量化分析来研判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政府推出新的金融改革与开放措施提供参考,为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原创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0602更新丨瑞典一周新闻快讯:瑞典一季度经济增长0.6%,瑞典经常账户盈余增加130亿,瑞典南部地区电价降至两年以来最低水平

瑞典一季度经济增长0.6% 瑞典《今日工业报》5月29日报道,根据瑞典中央统计局的数据,瑞典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季度环比增长0.6%,大幅高于盈方(Infront)0.2%的初步预测值和分析师0.1%的预测值。与去年一季度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8%,也高于0.3%的初步预测值。中央统计局国民账户部门负责人Jessica Engdahl表示,在经历了去年的疲软之后,一季度瑞典GDP有所增长,投资和出口较上季度增加,但家庭消费支出连续三个季度下降,本季度下降了1.2%,主因是交通、车辆支出减少,国外消费和食品消费下降。一季度社会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出口增长1.2%,进口增长0.7%。 瑞典南部地区电价降至两年以来最低水平 《瑞典日报》5月30日报道,本月瑞典南部地区电价降至2021年春季以来的最低水平,SE3、SE4电力区平均电价为40öre/kWh和73öre/kWh,位于北部SE1和SE2电力区平均电价为28öre/kWh,且在本月末连续几天降为负数,排除电力公司加价、增值税、电网费等因素影响,最终实际用电价格约为1öre/kWh。 瑞典经常账户盈余增加130亿 瑞典《今日工业报》6月2日报道,瑞典中央统计局(SCB)发布数据,一季度经常账户盈余886亿瑞典克朗,较去年一季度增加129亿瑞典克朗。商品出口增幅超过进口是盈余增加主要原因。一季度,瑞典服务出口额2530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21%;服务进口额730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20%。 瑞典5月晴雨表指数上升 瑞典《今日工业报》5月30日报道,瑞典经济研究院(KI)发布5月瑞典晴雨表指标,从4 月的87.3升至5月的89.4,高于预期的85.8。制造业信心指数上升1.7点至102.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企业对未来生产的预期更高,认为销售价格将上涨的公司比例在过去六个月中急剧下降,现在工业企业预计未来三个月销售价格将保持不变。建筑活动信心指数从99.6 小幅上升至100.4。零售信心指数同时上升5.6个点至85.9。服务业信心指数从4月的90.1 小幅上升至5月的90.4。 瑞典计划将职工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 《瑞典日报》5月31日报道,瑞典养老和社会保险大臣安娜·滕耶当日宣布,政府计划到2029年将职工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自2026年开始逐步推广。目前,瑞典能够领取收入挂钩养老金的最小年龄为62-63岁,领取社会保障养老金的最小年龄为65-66岁,职工最大就业年龄69岁。安娜·滕耶表示,老年职工的经验和技能经常被忽视,政府将敦促雇主尽快做出改进。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 http://se.mofcom.gov.cn/

CCCEU | 5月欧元区PMI低迷,削弱经济复苏前景

5月23日,标普全球旗下的IHS MARKIT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为44.6,不及预期的46,前值为45.8,创36个月新低。 服务业方面,欧元区5月服务业PMI初值为55.9,高于预期值55.5,低于前值56.2,为近两个月新低。两者合计,欧元区5月综合PMI初值为53.3,不及预期53.5和前值54.1,为近三个月以来新低,但仍处于荣枯线以上。 德国的制造业数据也不乐观,5月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2.9,为2020年5月以来新低;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7.8;综合PMI初值录得54.3。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Cyrus de la Rubia表示,虽然制造业的疲软迹象变得更加明显,但服务业的扩张速度却在加快,这两个行业在规模上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差异。服务业的良好状况表明,尽管通货膨胀导致家庭购买力下降,但消费者支出的表现好于预期。数据显示,服务业的增长超过了制造业的疲软,综合指数显示增长速度比上月有所加快。因此,尽管今年初经济增长为零,但长期衰退的阴影实际上已经不存在。 法国方面,5月服务业PMI初值录得52.8,预期54,前值54.6;制造业PMI初值录得46.1,预期46,前值45.6;综合PMI初值录得51.4,预期52,前值52.4。汉堡商业银行经济学家Norman Liebke评论称,法国经济在5月连续第四个月继续扩张,服务业和制造业都做出了贡献。PMI数据显示,5月制造业继续降温,而服务业继续扩张。从各方面来看,占经济总量80%的服务业将成为第二季度的推动力。服务业活动连续第四个月增长,推动了法国经济增长。不过,有这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也有一些负面消息使情况更加黯淡。首先,新业务总额三个月来首次下降,其次,投入和产出价格通胀率都保持在高位。虽然投入价格的上涨已经放缓,但销售价格的上涨速度更快。与服务业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制造业产出仍在下降。除了产出,新业务和新出口业务也表现疲软,尽管它们下降的速度有所放缓。 经济学家表示,总体而言,制造业企业对其未来12个月的生产不太乐观。与此相匹配的不仅是新订单的大幅下降,还有中间投入品库存和采购量的下降。不过,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订单情况绝不是灾难性的,因为在第二季度,主要欧元区国家的订单仍远高于其长期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服务业PMI同样略有下降,创下两个月来的最低。具体来看,新订单仅小幅增长,速度为四个月来最慢,表明需求已经停滞。其中,服务业新订单表现不佳,制造业新订单情况更为糟糕,两者的差异程度为2008年来之最。 成本方面,服务业的投入成本通胀再次抬头,商品生产部门的投入成本继续下降,且降幅为2016年2月以来最大,尤其是能源和其他各种投入成本的下降。欧元区的商业信心跌至五个月来的最低点,企业对该地区经济前景的担忧在增加,尤其是制造业的前景。最后,低迷的PMI数据也导致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复苏前景产生怀疑。FACTSET针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在高通胀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经济学家预计欧元区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将放缓至0.2%。 注:免责声明:由于时间水平有限,恐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原谅指正。以上内容除引用商会声明,并不代表商会立场。 原创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