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ies by KhisAdmin

《周·知》| 棉花背后的大风暴:欧盟将出台“供应链法”

风暴前夕,必有征兆。近期发酵的棉花风波回溯至H&M去年10月声明,但更让人担忧的节点或许还在路上:经数年酝酿,欧委会计划第二季度发布“可持续公司治理”新立法倡议,或强制要求欧盟本土和第三国企业对供应链做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审视其一级甚至非直接供应商人权和环境等方面情况,其风险不可低估。 欧盟要推动的“可持续公司治理”是“战略自主”工具中的一支,可被视为法国“企业责任警戒法”(corporate duty vigilance law)和德国 “供应链法”草案等的翻版,对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提出更强硬约束。 关于“尽职调查”,“富国俱乐部”经合组织也将其称作“尽责管理”。2018年发布的《经合组织负责任商业行为尽责管理指南》提到,该概念“涉及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用于识别、防范与减轻不利影响,跟踪实施情况与结果,并沟通企业如何通过自身运营、供应链与其他业务关系消除不利影响。” 欧洲国家在该领域司法实践已有一定年头: 2017年3月,法国通过“企业责任警戒法”(loi sur le devoir de vigilance)[i],对大型企业在人权和环境方面义务提出进一步要求。据该法规,如果公司在法国的员工数达5000人或在世界范围达10000人,就需识别自身及其子公司和供应商在商业活动中存在的人权与环境方面风险,这也是法国第一部对企业施加有关人权的尽职调查义务的法律。[ii] 在该法下,2018年,法国城市和非政府组织提出法国巨头道达尔(Total)在限制碳排放和防止气候变化方面做得不够,2020年1月提起诉讼[iii];2019年10月,法国“地球之友”等6个非政府组织提起诉讼,称道达尔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油田项目破坏当地环境,还侵犯人权。两个案件都在审理中。 图自搜狐网 德国方面,据路透社,今年3月,德国各部委通过《供应链法》修订草案。法案规定德国企业自2023年起对其外国供应商的侵犯人权和污染环境行为采取行动。法案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自2023年起,针对拥有3000名员工以上规模企业,涉及600多家德国企业;第二批自2024年起,针对拥有1000名员工以上规模企业,涉及近2900家德国企业。 据当前德国草案内容,将视违法严重程度分别处以10万、50万和80万欧元不等罚款,对于年销售额超4亿欧元的大型企业,特定情况下罚款额可能高达其全年销售额的2%。[iv] 该法案预计今年9月本届德国政府任期内通过。 荷兰方面[v],政府支持推广OECD经合组织《跨国企业准则》和《联合国商业和人权指导原则》,目标是于2023年前实现90%大型荷兰企业依据OECD准则开展供应链尽职调查并作信息披露。另外,荷兰还有针对违反特定人权或经济部门情况立法,2019年通过关于童工的尽职调查法(Wet Zorgplicht Kinderarbeid),规定所有向荷兰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必须识别其供应链中雇佣童工的风险并采取行动减轻该风险,该法预计2022年生效。        此外,意大利、芬兰、卢森堡等国家也已经引入或正在实施各种形式的尽职调查法律,涉及不同问题。据 Business & Human Rights in Law网站,全球范围内共有12个国家,包括英美澳,以及欧盟和国际机构引入或实施人权在商业领域相关立法。 截图自 Business & Human Rights in Law网站 纵观欧洲国家在尽职调查上的司法实践,经历了从自愿性“软立法”到强制性“硬立法”的转变,而这一趋势,也蔓延到欧盟对尽职调查有关立法中,包括即将出台的“可持续公司治理”。     欧盟已在木材和冲突矿产等特定方向出台尽职调查相关规定。在木材法规方面,据ClientEarth发布的《欧盟木材法规(EUTR)新闻》,2019年4月,有国际非政府组织鼓噪要求中国所有木材进口商都应被强制实施尽职调查。 2021年1月1日,《欧盟冲突矿产法规》(the EU Conflict Minerals Regulation)正式生效,强制要求欧盟企业不得采购或使用来自受冲突影响或高风险地区的钨、锡、钽、金四种金属原料及其制成品。 欧盟还发布了“非财务披露指令EU Non-financial Reporting Directive”(NFRD)[vi],要求指令涉及的大型公共实体从2018年起披露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员工待遇、尊重人权、反腐败、董事多元化、对供应链尽职调查等。     2020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其“盟情咨文”首秀中提到要提出“可持续公司治理”新立法倡议。去年10月,欧委会发布工作规划,提出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提出该立法。可明确的是,欧盟将提出的是一个“指令性”法律,即对成员国提出带有法律效力的目标,由成员国制定如何实现的法律路径。     欧盟认为,要求企业以自愿形式遵守可持续治理是“不充分”的。欧方2020年7月发布的一份影响评估报告说,很多公司,尤其上市公司,囿于“短期主义”思维,更关心短时间内自身和持股者利益,而忽略企业长期发展及可持续性。     报告说,法国、荷兰和意大利已有可持续公司治理方面立法,而德国、芬兰、瑞典、奥地利、丹麦、卢森堡等国则正在考虑。但成员国层面努力仍不够,尤其是面对跨国和全球企业情况下,需要一个泛欧盟的法律框架。     按欧盟常规立法程序,一般先由欧委会提出立法倡议,然后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议,决定是否通过。但今年3月10日,欧洲议会以504票赞成、79票反对、112票弃权通过关于企业尽职调查和问责的立法倡议报告,要求欧盟“紧急”通过强制性法律确保企业在人权、环境等问题审查其供应链并追责。 […]

《周·知》| 拜登参加欧盟峰会;中欧投资协定或面临“关键时刻”

“我们很高兴您回来了。” 这是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周四晚欢迎美国总统拜登参加欧盟27国领导人视频峰会说的一句话。数小时前,拜登刚刚结束上任后记者会“首秀”。据凤凰卫视记者,期间他用7分钟阐述对华政策。 欧盟常规峰会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并不常见。米歇尔说,这是11年来的首次。上一个参加峰会是奥巴马,拜登的“好朋友”。 图自米歇尔推特。 媒体分析,虽不是亲自到访的国事访问,但美国总统参加欧盟视频峰会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姿态”——重振跨大西洋联盟,修复特朗普政府造成的损害。尽管外界预计中国将成为此次欧美领导人对话议题之一,白宫在约150字声明中提到,拜登提到欧美“共同民主价值观” ,声明末说,”总统表示希望在共同外交政策利益包括中俄上进行合作。”欧盟27国领导人在峰会后发布的长达7页的声明中未提及中国。 本周更早些,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亲自赶赴布鲁塞尔,访问欧盟总部与北约,分别与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面对面会晤会谈。媒体《政客》指出,布林肯是温和版的“蓬佩奥”,拜登政府对华强硬立场继承上届特朗普政府衣钵,但对欧洲使用更“令人愉悦”方式推动盟友合作。 布林肯布鲁塞尔之行“收获“之一是重启欧美涉华对话。该对话由欧盟“外长”博雷利发起并推动,仅于去年10月和蓬佩奥共同启动。美国新政府上台伊始便重启对话,更体现其在对华立场与上任政府的延续性。 据欧盟对外行动署,欧美涉华对话将“作为讨论各种相关挑战和机遇的论坛”。欧美将继续举行高级官员和专家级别会议,议题包括:对等、经济事务、韧性、人权、安全、多边主义、及与中国建设性接触领域如气候变化。“我们对中国作为伙伴、竞争者和系统性对手的角色有共同评估。” 智库和观察人士非常关注布林肯此次欧洲之行,但也鲜明指出欧美同盟重建非一朝一夕之功,双方在“旧问题”上仍剑拔弩张,如“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北溪-2”由俄罗斯和德国等欧洲国家企业合建,目前超90%管道已铺设。此行之中,布林肯毫不客气地说,美国反对北溪-2项目,认为其可能损害乌克兰、波兰及一些盟友利益。他威胁美国不排除制裁参与“北溪-2”项目的公司。 周一,米歇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据欧方公报,米歇尔说欧俄关系处“新低”,双方在多个领域有分歧。美国智库布鲁金斯3月23日发表文章说,“北溪-2”项目僵局威胁跨大西洋关系。欧洲政策研究中心认为,俄罗斯是欧洲最大天然气供应方,满足欧洲超过三分之一的需求且很可能继续增长。但北溪-2项目停工并不能消除欧洲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 图自德新社。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各方呼吁加大对话。这也包括呼吁中美欧间加强气候变化合作。《自然》杂志3月23日刊发智库布鲁盖尔学者Simone Tagliapietra 及主任Guntram Wolff文章《成立气候俱乐部:美国、欧盟和中国》,提到中美欧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一半,三者占全球GDP的六成及进口货物额43%,三方可实施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William Nordhaus2015年提出的气候俱乐部的想法,并在进口碳税上达成一致,以激励其他国家减少排放。 中欧关系陡然紧张,但官方和民间交流仍在继续。据生态环境部,3月23日,中国与欧盟、加拿大通过视频形式共同举办第五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作为中方联席主席主持会议并致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出席会议并发言。欧委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等近40位部长级代表参会。 除第五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据欧盟驻华代表团,中欧周五在北京举行欧盟地理标志研讨会。欧盟和欧盟成员国代表、中国商务部代表及中国食品行业的主要企业参加,对来自16个欧盟成员国35种以上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品鉴,包括葡萄酒、烈酒、啤酒、腌制火腿、奶酪、橄榄油、食用橄榄、醋和芥末等。 外界还关注到,匈牙利本周接待了来访的中国防长。此外,3月24日,由欧盟中国商会和FIPRA International共同举办的“构建双赢,探索中欧投资协定潜力”线上研讨会召开。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事务常设报告人Iuliu Winkler在推特上呼吁中欧找到“缓和”方式。欧洲媒体注意到,截至目前,米歇尔、冯德莱恩及欧盟27国领导人峰会都未直接提及制裁。 但仍需双方批准签署的中欧投资协定或迎来关键性时刻。据《金融时报》,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及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认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批准前景将取决于事态发展……批准程序不能脱离更广泛的欧盟-中国关系发展动态。” 继欧方罔顾事实,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就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后,中国宣布了相应制裁措施。欧洲议会有5个议员及一分委员会在制裁名单中。《政客》报道,继中国反制措施,欧洲议会取消原定本周举行的中欧投资协定审议会;社会党、自由党和绿党阵营威胁取消制裁是讨论协定的先决条件,但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尚未明确这一立场。 目前外交部和商务部都有所回应。就欧洲议会决定取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审议会,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答记者问说,“中欧投资协定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是互利互惠的。“ 就制裁对中欧投资协定签署的影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5日说,目前中欧双方谈判部门正在开展必要的法律审核工作。中欧投资协定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中国、有利于欧盟,也有利于世界。 欧盟对华战略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除中欧投资协定、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等,欧盟还发展“自主“工具,如5G安全审查、外资投资审查、出口管制等。第二季度,欧委会预计将在外国政府补贴和企业尽职调查等领域推出新立法倡议。周五,欧洲议会通过在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出口新规则,管理包括网络监控工具软件和技术如高性能计算机、无人机和某些化学品等,”以加强欧盟在区域和平、安全稳定及尊重人权方面作用“。 在“构建双赢,探索中欧投资协定潜力”线上研讨会中,有嘉宾提到,一些机构需非常清楚了解,中欧投资协定是关于投资的,它不践踏政治主权,不取代外交。 有嘉宾说,目前欧洲正对协定展开辩论。要强调的是,协定实际上将由商业届、公司执行,为企业做决定和未来投资提供法律框架。而企业声音在欧洲太“低调”了。作为利益相关者,企业需更加自信,参与辩论,在欧洲发挥强大作用。 “如果欧洲公民和立法者了解企业是负责任的,会对建立信任有很大帮助……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以原产国或总部为由歧视企业,欧洲会后悔一辈子。”   原创 欧盟中国商会 CCCEU 资料来源:欧委会、欧盟理事会、布鲁盖尔智库和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等。

对Peas of Heaven公司针对中国投资歧视性污名化广告语的投诉信

  Peas of Heaven 公司负责人   你公司在广告中使用了针对中国的歧视性用语,对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区别对待,是新时代的纳粹主义体现。 瑞典中国商会作为中国企业在瑞典的行业组织,对你公司提出强烈的抗议,并要求你公司:   立即从线上及线下撤除该广告;立即消除广告给中国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公司网站上发表公开道歉; 承诺今后不发生类似错误。   我商会将持续跟踪你公司对该事件的处理进度, 并保留进一步交涉的权利。   我商会知会你公司:自 1988 年中国企业开始在瑞典投资经营以来,中资企业严格遵守瑞典当地法律,认真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资企业在瑞典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瑞典经济及社会的繁荣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双方合作多年来一直呈现出互利共赢的和谐局面。   瑞典中国商会秘书处    

今日头条:“共克时艰 抱团取暖”

今日头条:“共克时艰 抱团取暖”  –瑞典中国商会举办线上抗疫座谈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共克时艰 抱团取暖,瑞典中国商会于8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线上抗疫座谈会,交流抗疫防疫和业务开展的经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韩晓东参赞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由瑞典中国商会副会长北欧五矿总经理赵勇主持。瑞典中国商会会长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首先致辞。 他说,由于今年年初开始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瑞典在三月份也爆发疫情,瑞典中国商会的会员们都忙于抗疫,现在大家见面的机会比较少,因此,想借此机会线上交流,互相分享一下经验。 他也介绍了国航今年的业务情况。虽然受疫情的影响是肯定的,但是,相比之下,斯德哥尔摩营业部还保持了不断航的记录。在前段时间执行“五个一”要求时,国航斯德哥尔摩-北京是每周五执行一个航班,从7月26日开始,每周五和周日(奖励航班)共执行两个航班。旅客只要进行核酸检测或者填写健康码合格就可以乘国航航班到中国。最近,很多欧洲国家尤其是在英国的旅客想到中国去都要从斯德哥尔摩转机,从往返旅客构成来看,目前去往中国的旅客占比85%以上,以留学生为主,从中国出来的旅客占比不到15%。 中国船级社驻瑞典分公司总经理戈贲奇说,今年一季度业务比去年有所提升,但是到第二季度,瑞典开始爆发疫情以后,业务下降了30%。疫情期间,中国船级社始终努力加强国际合作,承担国际义务,圆满完成了欧盟被认可组织船用产品互认技术委员会主席的工作。中国船级社驻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哥德堡两个办事处主要负责船舶营运和船用设备的检验业务。在疫情期间,对于不能登船检验和到无法到船用设备生产企业执行现场检验的情况,采取了授权检验和远程检验等替代方式,尽一切努力帮助船舶在北欧国家和波罗的海沿岸正常营运、确保船员的正常轮换和休息,以及瑞典船用设备生产企业的产品顺利完成向中国出口前的交验程序。 中国电信(欧洲)公司驻瑞典总代表姜勇表示,中国电信瑞典业务也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一些项目放缓了,业务压力较大。不过上半年,他们也考察了几个大客户,进行了积极交流。今后,如果疫情继续的话,与客户的交流将面临一定挑战。 北欧投资总经理鲍近表示新冠影响最大的是他们不能如约带领瑞典客户到中国去,或者是接受中国客户到瑞典来,一些活动可以在线上进行,但是,总没有见面来的直接和融洽。鉴于目前的新常态,人们需要做“持久战”的准备。 中铁隧道负责人王天舒女士表示他们虽然来瑞典时间不长,但是,业务开展得不错。他们的基建项目本月已经开始正式隧道施工。而且,他们还有在挪威扩展业务的潜力。 江苏省驻瑞典代表处总代表张振表示新冠疫情对双边人员往来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在技术采购层面,还是帮助双边取得一定进展。例如,瑞典的Skania将落户江苏。总的感觉是大环境所致,很多公司营收收入下降,投资疲软。 中国银联代表谢德兼表示,因为公司常驻瑞典时间不长,主要业务是帮助协调国内银联卡客户在北欧消费,由于疫情的原因,出来旅游的客户骤减,业务大受影响。不过银联在过去一年里已经扩大了业务,1700多台瑞典提款机可以用银联卡提款,可以大大方便游客。而且,银联的业务也覆盖波罗的海国家。 北欧可持续发展协会会长张寿廷表示协会的工作在疫情期间也非常受影响,几个大型会议都无法按时召开,但是,疫情的出现也促使我们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创新合作的模式。 李凯表示畅通国际主要业务就是旅游和服务行业,因此在本次疫情中受到影响最大。业务萎缩了90%。 不过今年瑞典政府也给予了一些公司的纾困补助,但下半年和明年怎样还不可知。 凯美拓化工技术公司CEO王凤瑞表示,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化工专利技术公司,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脱钩儿和逆全球化,因为全球化对大家都有利,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上的商家都是互联互通的。如果脱钩,单打独斗,对谁都没有好处。例如,他们是为全球客户提供化工新材料技术的专利技术商,如果化工材料的下游全球化产业和市场低迷,他们就肯定会受到影响。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还有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行长赵彩彦、华为代表刘景洋和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 他们也分享了经验。 经商处韩晓东参赞最后做总结发言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各中资机构均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目前,虽然瑞典疫情平稳向好,死亡人数下降,但大家在防控疫情方面还要抓实抓细,不能麻痹大意。下半年,使馆与瑞方在筹划第四届中瑞智慧城市合作视频研讨会,希望在后疫情时期继续为双方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今年1至5月份,中国对瑞出口下降20%,自瑞进口下降1%。而按瑞方的统计,瑞典向中国出口依然是增长的。我们遇到了困难也看到了机遇。韩参希望下半年各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相互协作,抱团取暖,争取业务发展能够取得新的进步。  

凝心聚力 共克时艰

凝心聚力 共克时艰  —瑞典中国商会继续积极开展援助湖北行动   湖北武汉遭遇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袭击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拼搏,共克时艰!瑞典中国商会始终心系祖国,心系武汉,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便在瑞典发出倡议,得到广大华人华侨,中资企业,学生学者的积极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组织完成了首批支援武汉抗疫的防疫物资捐赠行动。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紧的关键阶段。为支援湖北武汉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保卫战,瑞典中国商会组织完成了第二批援助总价值约110万瑞典克朗的援助物资。   参与此次援助活动的不仅有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吕勒奥理工大学、卡尔斯塔德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全瑞典学联等组织,还有一些热心群众,他们共同出资出力,对第二次援助行动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瑞典中国商会的总体领导下,各会员企业齐心合力,中国电信欧洲公司驻瑞典机构在瑞典采购1万6千只医用口罩支持抗击病毒,用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积极协调,申请减免运费政策帮助商会会员企业和华人社团运送捐赠防疫物资约15吨回国,同时确保了物流的绿色通道,提高了运送效率。 截至3月2日,这批急需物资已经抵达国内,正在通过绿色通道分发至武汉各个医院,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众志成城 与时间赛跑

众志成城 与时间赛跑 –瑞典中国商会’心系同胞,支援武汉’行动纪实 2020年新春伊始,湖北武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袭击,疫情发生后,在我驻瑞使馆的指导下,1月23日瑞典中国商会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成立了由三位正副会长和三位副秘书长组成的应急指挥小组,分工负责与武汉对接、募捐和采购物资、对外宣传等工作。当日,商会率先在当地发出支援武汉倡议书,短时间内便筹措到25万瑞典克朗。在瑞典中国商会之后,瑞典华人总会、华人联合会、北欧致公协会、中欧国际文化商贸协会、瑞典安徽科技商业协会等侨团和华人华侨也纷纷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积极参与到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行动中。除夕和春节期间,商会成员之间的捐款和货源信息代替了往年的拜年祝福,所有人的心都聚焦到一个方向: 武汉! (商会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货源和物流是援助的关键环节。商会会员企业-吉利中欧汽车技术中心发动力量从瑞典采购到25万个医用口罩和1.1万个护目镜,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积极安排减免费用帮其尽快将物资运送回国。 (商会采购的第一批货物N95口罩) 中行斯德哥尔摩分行开通汇款绿色通道,为当地侨团、企业和各界爱国人士的捐赠汇款提供免费、高效的全额到账服务,优先保障抗疫资金汇划畅通。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商会决定,从会费中拿出10万克朗支援武汉,华为、凯美拓、山鹰纸业、中铁隧道、中进、新开源、北欧五矿、中国电信、江苏代表处、中国船级社和英诺迪克等会员单位也纷纷慷慨解囊,特别是商会前会长还特意从美国托人带回450个医用口罩捐赠给了商会,除了会员企业,当地华人华商也积极参与,从而进一步壮大了商会的力量。 当前国内物流严重受影响,尤其是湖北地区,交通基本中断的情况下,畅通国际与在芬兰的申通快递和吉祥航空密切合作,并通过国内绿色通,经过无数个繁琐的环节,终于在北京时间2月8日早十点,将商会的首批物资(1.5万个医用口罩)安全运抵武汉协和医院,为奋战在第一线英勇的医护人员送去些安慰与希望。  (第一批捐赠物质抵达武汉协和医院)

瑞典中国商会支援武汉行动

 瑞典中国商会支援武汉行动 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    (《北欧华人报》北欧国际新闻中心记者叶雨通讯员文勇报道)2020年新春伊始,湖北武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袭击,面对严重疫情的蔓延,瑞典中国商会心系祖国,心系武汉,在第一时间便行动起来成立了应急指挥小组,组织会员企业,以及广大的华人华侨力量,开展救援行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疫情的快速传播,确诊人数的快速增长,国内尤其是武汉医院防护用品缺乏的情况,瑞典中国商会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确立了紧急发出捐款倡议书,联系瑞典的防护用品,联系货运通道,确认受捐人的行动策略,在商会领导的总协调下,小组成员协同配合,责任到人力争每一秒。 1月23日,瑞典中国商会发出倡议书以来,各成员企业,华人华侨个人及企业踊跃捐款,短时间便筹措到超28万SEK的资金. 并在第一时间联系到瑞典的防护用品供货商,确定了物流通道和受捐人具体信息。除夕和春节当日,商会成员之间的捐款和货源信息代替了往年的拜年祝福,所有人的心思都聚焦到一个方向: 武汉! 援助武汉最难的环节是货源,大家群策群力为获取更多的货源,中国驻瑞典商务参赞韩晓东和畅通国际李凯得知瑞典某生产医疗防火用品的工厂早上8点开门出货时, 为了在到8点前赶到工厂截住其所有的货物派出,1月27深夜两点,韩晓东、李凯二人立即出发,披星戴月连续奔波超过12个小时终于在工厂出货前将其所有存货买断,成功运回斯德哥尔摩。 目前瑞典中国商会将这批急需物资同其他捐赠的物品一起通过申通提供的绿色通道运抵武汉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天佑武汉,福佑中华 – 支援武汉行动倡议书

  天佑武汉,福佑中华  –支援武汉行动倡议书 瑞典中国商会会员单位, 2020年新春伊始,湖北武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袭击,疫情一天天蔓延,我们的心情也一天天沉重。此刻,相信所有中国商会的会员们都在心系武汉!心系同胞! 面对严峻的疫情,国内各级政府正在千方百计地组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全国各地专家组、广大医护人员不顾自身的安危正夜以继日的奋战在第一线,社会各界万众一心为祖国,为疫区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由衷地向广大医护工作者以及所有为抵御灾情蔓延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支援武汉等地的疫情控制,瑞典中国商会已成立应急指挥工作小组,负责捐款管理,联系医用口罩供应商等国内急需的防护品、医用品货源,协调捐赠和物流等具体工作。 在此,我们以瑞典中国商会名义发出倡议书,号召各会员企业和个人踊跃以各种形式捐款,捐款将由商会统一调配支援武汉等重灾区;号召所有商会会员企业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 病毒无情人有情。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坚强意志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 捐款账户信息(请在备注写上 支援武汉捐赠+公司或个人名):                                                                              账户名:Kinesiska Handelskammaren I Sverige 开户行:Handelsbanken  Sweden    账号.438 094 611 SWIFT/BIC: HANDSESS Bankgiro:5173-5017 联系人:  李凯 0704911736(微信+电话)姜勇 0735455779(微信+电话)   瑞典中国商会 2020年1月23日

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与诗丽雅(Tallink Silja)游轮公司 联合举办推介活动

11月13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下简称国航)与瑞典 Tallink Silja 诗丽雅游轮公司在游轮上联合举办服务推介活动,向瑞典民众宣传推介今日国航的服务理念, 解答旅客在乘机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 答谢长期支持国航事业发展的新老客户。 推介活动现场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参赞韩晓东、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晓应邀出席活动。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部分中资机构负责人、部分销售渠道代表以及国航营业部业务骨干等30余人参加了推介活动。推介会由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销售经理任志良主持。 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销售经理任志良主持推介活动 推介活动期间, 韩晓东参赞代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和使馆经商处致辞。韩参赞高度评价了国航31年来在瑞典市场取得的巨大成绩,肯定了国航与瑞典诗丽雅游轮公司合作的突出成效。 他说,国航自1988年开通斯德哥尔摩直航北京以来, 在承担自身功能、履行企业职责的同时,承接着中瑞两国交流合作的使命,记载着中瑞双方友谊友好的轨迹。2018年,中瑞两国双边的贸易总额达到171.5亿美元, 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目前, 瑞典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各类大小企业1万余家,直接在中国落地投资的企业近600家。今年1至8月份,中瑞双方的贸易额已累计达到120亿美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2%,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仍然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从投资领域看,国航、中国五矿等开启了中国企业开拓瑞典市场的先河,目前中国对瑞投资已经超过70亿美元,虽然总量不多,但质量在不断地提升,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在两国友好往来中,国航承担了重要角色,提供了极大便利,发挥了重要纽带作用,把双方的人员交往紧密地联系起来。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韩晓东参赞致辞 在对未来的预期中,韩晓东参赞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着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快速的发展,中国每年海外出境游超过了1亿人次,去年更是达到1.5亿人次。据瑞典官方统计数据,2018年,中国游客赴瑞典的人数约35万人次。今年1至9月份,旅瑞的中国游客数量也保持着稳步增长。随着中瑞双边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的增加, 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到瑞典访问游览。韩参赞希望通过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够把中瑞之间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经贸、文化领域的活动融入到“一带一路”之中,通过利益纽带的不断拉紧,使中瑞两国的关系稳步得到提升。 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说,中国国航在瑞典30多年来的成 长发展中,在面临着国际航空运输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中,坚定地履行着自身的社会责任,全力为广大客户做好服务。他代表国航斯德哥尔摩团队全体员工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国航事业发展的各有关单位和团体表示由衷地感谢! 朱总经理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举办此次推介会的目的、内容以及对国航未来发展的展望,他希望在座的各位嘉宾通过今天的推介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国航的认知,更多地了解国航、支持国航、选择国航。同时,广泛征求对国航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升国航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致辞 推介会上, 销售经理任志良和销售代表Jonatan向在座的嘉宾详细介绍了国航从地面到空中的各项人性化的产品、服务和对高端客户的周密安排。对与会的嘉宾提出的具体细节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国航瑞方销售代表Jonatan 先生介绍中国国航服务项目并解答嘉宾提出的问题 嘉宾提问 国航斯德哥尔摩航站站长鄢志锋就国航的登机手续办理、行李托运、航空安全等问题也做了详细的说明和推介。 国航斯德哥尔摩航站站长鄢志锋做推介项目说明 Tallink Silja游轮公司国际营销部销售经理钱丹郡女士介绍了该游轮的基本情况、海上路线、与国航合作取得的成绩等,并通过PPT形式详细展示了世界上最豪华游轮上的就餐、住宿、游览、购物、娱乐等各项服务保障和相关注意事项。 Tallink Silja游轮公司国际营销部销售经理钱丹郡女士 推介Silja 游轮服务项目

瑞典中国商会考察耶夫勒市

11月14日,韩参率瑞典中国商会部分会员企业拜访瑞典北部重要港口城耶夫勒。访问期间代表团一行受到耶夫勒市长Eva Alander的热情接待并听取了该市的详细介绍,涉及经济、教育、创新及优势产业等不同领域。 商会会员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企业背景以及在瑞典的发展状况,来自耶夫勒港口、船运公司、耶夫勒堡投资暑的负责人分别就各自业务介绍了相关情况。 下午,我一行参观了北欧降糖研究室。负责人Lucy Dahlgren为大家讲解了如何利用天然低卡配料取代蔗糖,并表示这一技术在不影响口味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糖分的摄入,对保障人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会员企业代表,国航、五矿、中行、江苏代表、中国电信、中铁隧道、中国银联、畅通国际、Lily丝绸,Sweden Hu AB等会员企业与参会瑞方代表热烈交流互通信息。韩参表示中瑞贸易往来历史悠久,当前经贸合作已成为双边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双方中小企业合作一直以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互访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与沟通。